想在職場中站住腳,司馬懿一生總結出3點,早懂早受益

每年都有六七百萬準畢業生即將踏入職場,作為職場新人的你,不知道是否已經做好了準備,去應對那些未知的挑戰了呢?

講真,很少有人的職業道路會是一帆風順的。幾年前,我作為職場小白初入職場時戰戰兢兢的樣子還歷歷在目,雖不是什麼勾心斗角的口紅叢林,但想起一步步走來自己學的經驗,犯過的錯誤,跳過的坑,遇到的貴人,其實也是頗有講頭。

要知道司馬懿這個人,年輕的時候在政壇中只是一個小角色,說家世,雖然是小有名氣,但比起荀彧家簡直差太遠;論人脈,一開始也并沒有結交到什麼位高權重的人。那麼他又是憑借什麼方法走上人生巔峰的呢?

第一,跟對人,就是懂得審時度勢,選對領導。

司馬懿23歲時已經展露才華,不少人夸他非尋常輩,曹操愛才,聽說此人之后就派人去邀。不過當時司馬懿所在的北方,曹操和袁紹還在割據,高下未分(還有一說是他對曹操的「挾天子以令諸侯」做法不滿),總之他決定先不出山觀望,寧可裝重病也要躲著,謹慎為上。

這一避就是7年,等到袁紹勢力全滅,曹操根基比較穩固了,再邀司馬懿,于是他趕快順坡下驢,果斷投奔出任丞相府文學掾,管理學校,教授弟子,也兼管內部禮儀教化的官吏。

此時司馬懿已經30歲了。

第二,踏實干,到什麼山頭,高唱什麼歌。

進了曹家大營,也不代表老曹就信任他。曹操用人極其謹慎,疑心重重,看過《楊修之死》的都懂。況且比曹操年輕24歲的司馬懿還不小心展露了「狼顧之相」,這可是未來能成大事的帝王之相,這讓曹操一直有種顧忌,于是一直小心試探、一直沒有委以重任。

司馬懿深知這一點,于是在近九年的時間里一直夾著尾巴做人,一個文學掾恨不得連曹家馬廄的雜事都顧及到,事無巨細、勤勤懇懇、滴水不漏,對曹家肝腦涂地,曹操想稱王稱帝,司馬懿趕快支持叫好。既然到了這座山,那就踏踏實實在這山頭上腳踏實地的干活,老板說什麼都擁護,比抖什麼機靈都安全。

總之司馬懿看起來干活踏實,又聽話,曹操最后不僅沒抓住把柄干掉他,還讓他成為了自己兒子曹丕最信任的老師、朋友。

第三,留一手,萬事小心謹慎,不要讓自己沒有退路。

起初曹操讓司馬懿做了曹沖的老師,而曹沖死后,曹操問他還想做誰的老師時,司馬懿以要為曹沖守墓盡忠為由回絕了曹操。為什麼?因為他看不清剩余幾位少主的能力,沒有辦法站這個隊。

后來司馬懿認為曹丕更有實力于是跟了曹丕——看起來司馬懿這輩子跟曹丕綁一塊兒了,倘若曹丕沒上位,司馬懿只能跟著玩兒完。

其實沒那麼簡單,司馬懿還有個弟弟叫司馬孚,一直在另一個王位有力競爭者曹植手下做文學掾。由于司馬一家極為團結,看似家族幾個人都各司其職,站了不同的隊,其實并不是這麼單純,畢竟伴君如伴虎,這麼險惡的職場中,必須要加倍小心,萬事都要留個退路。

用戶評論